首先按Ctrl+O打开一张少女图片(图5)
点击Inside Object tool按钮,然后沿着要选取物体的内侧轮廓画一圈选取线,这里要注意是内轮廓,尤其是毛发类的图片,要在毛发绒边内画线,不要碰到背景。如果觉得不满意,可随时通过按“L键来打开放大镜进行观察,再按一下可将其关闭。画好后还可通过按下Shift或Alt键不放,对选区进行添加或删除。
觉得满意后再使用Outside Object tool工具,沿着物体的外圈绘制选区,方法同内选区一样。选好后在下面的过渡复杂度(Transition Complexity )下拉框中,根据前景和背景边界融合的程度选择,这里我们选“Low,然后点击“Process,将工作交给Knockout。
完成后在右边的工具栏中选种其他颜色看看,选取的结果是不是比你想象的还要好。还可通过右边工具栏下面的“Image按钮导入一张作为背景的图像(图六)。
图6
当然我们也可通过执行“File→Export命令将图片存储为其他格式,目前有CPT、PSD、TIF三种格式,均支持Alpha 通道。
2. 透明物体的选取
透明物体,包括玻璃、冰块、水等,用上面的方法不能很好的选取。不过,这也难不倒Knockout。下面笔者用一张玻璃杯的图片(图7)做示范,介绍一下透明物体的选取。
图7
首先选择Outside Object Tool,用上面介绍的方法沿着玻璃杯外圈画一圈选取线,不同的是这里要尽量贴近边缘但不要碰到内部。然后使用Inside Object Tool,按住Ctrl键不放激活图钉工具(Pushpin tool),在玻璃杯内部的不透明区域(即反光较强,看不到后面背景的区域)(图8)点几下选择几个像素。
图8
如果觉得像素太小不方便选取,可用Zoom工具(即放大镜)将整副图像放大,如果有什么像素没有选择好,可按住Alt键的同时绕着该像素划一圈,就可将该像素删除。完成后在“Transition Complexity选项中根据图象边界选择“Med-High,点击“Process按钮即可。放到别的背景上试试看,这个玻璃杯可是透明的哦!
3. 阴影物体的选取
如果你想在选取物体的同时连同它的阴影一起选中,这就要用到阴影工具。与普通毛发物体选取工具差不多,分别是Inside Shadow Tool和Outside Shadow Tool
,使用方法也与毛发选取工具大同小异,这里就不多说了,自己试试看吧。
4. 进一步优化选取结果
在刚才的结果图中,还存在一些瑕疵,如果不注意看,是观察不出来的。但如果你要追求精益求精,就得进行一些修正,在Knockout中专门提供了这些工具。第一个问题是一些物体(尤其是毛发)在处理后会发生颜色变化,某些细节有丢失的现象。例如毛发的边缘反光变暗、变模糊,失去了它本来的光泽,这时可用注射器工具(Syringe Tool)进行修正。比如毛发细节丢失问题,就可用Inside Syringe Tool(图 icon12.bmp),按住Ctrl键的同时在毛发亮度没有丢失的区域点一下,将此处的颜色吸取,然后松开Ctrl键,再到变暗的区域点几下,将刚才吸取的颜色注入(这里也可用L键激活放大镜便于点取)。点击“Process按钮,效果是不是好多了?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边缘出现锯齿和一些色块,这时就该用到边缘羽化工具(Edge Feather Tool)了。使用起来很简单,切换到羽化工具(Edge Feather Tool),沿着色快划一圈,将要羽化的区域圈选起来。点击“Process按钮,问题就解决了。
关于Knockout的功能就简单介绍到这里,大家可在配套光盘中找到该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