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技术学习

《SWI-211使用UML进行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

dn001
内容: 一、考试目的:
通过SWI-211使用UML进行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考试,考核学员对使用UML进行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相关技术的了解及掌握程度。
二、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为上机考试,题型为选择题和综合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试卷总题量60题,其中选择题40题,每题1.5分;综合题5题,每题8分,其中每道综合题含4道小题,对应每小题为2分;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三、基本要求:
在完成本课程学习后,学生应该能够熟练地使用UML来完成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设计过程。主要包括:
1) 理解面向对象技术的基本概念;
2) 掌握UML;
3) 了解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流程;
4) 能够利用UML进行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实践;
5) 了解典型的设计元素、设计机制。
在学习本课程之前,要求学生了解基本的软件工程理论,并对软件开发过程有一定的认识;同时要求至少掌握一种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如Java、C#、C++等。
四、考试大纲
第一章 面向对象的概念
 考试目的
检查学生对面向对象技术以及可视化建模的基础概念的了解程度
 考核目标
 了解面向对象的基本原则
 掌握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的UML符号
 理解面向对象的威力
 能够合理运用一些基本UML建模符号
 考核知识点
(1)软件工程最佳实践
(2)对象技术与可视化建模概念
(3)对象的定义
(4)模板类型的使用
(5)面向对象的基本原则
(6)类的定义
(7)多态与接口
(8)包、子系统与组件的区别和联系
(9)类关系的使用
 本章内容占考试试题的百分比
7%,其中选择题:16%,综合题:1%

第二章 需求概述
 考试目的
如何利用UML提供的用例模型来定义需求;要求学生能够找出系统的参与者、用例并确定用例间的关系、编写用例规约,并最终完成用例模型
 考核目标
 描述了需求中使用的基本概念以及需求对分析和设计产生的影响
 展示了作为分析和设计起点的需求产出品的阅读以及解释的方法。
 考核知识点
(1)RUP中的需求工作流的目的
(2)掌握需求中的核心概念
(3)能够利用用例模型描述功能需求
(4)了解其它需求产出:词汇表、补充说明
 本章内容占考试试题的百分比
10%,其中选择题:11%,综合题:9%

第三章 分析和设计概述
 考试目的
了解RUP中分析和设计工作流
 考核目标
 回顾分析和设计的核心术语、概念
 介绍分析和实际过程,包括角色、工件和工作流程
 解释分析和设计的差异
 考核知识点
(1)分析和设计的核心概念
(2)架构以及4+1视图
(3)分析和设计工作流程
 本章内容占考试试题的百分比
5%,其中选择题:7%,综合题:4%

第四章 构架分析
 考试目的
掌握构架分析的工具:包的概念,以及构架模式中的分层思想;并对分析机制有一定的了解
 考核目标
 了解构架分析的目的,以及其在生命周期的什么时期执行
 了解一个典型的构架模式和一套分析机制,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构架
 说明用以支持构架决策的基本原理和需要考虑的事项
 理解构架设计的结果:构架层及其关系、关键抽象概念、分析机制
 考核知识点
(1)RUP中的架构分析活动
(2)包以及包依赖关系
(3)了解典型的构架模式
(4)理解构架机制的概念,并掌握典型的分析机制
(5)了解关键抽象概念
(6)理解用例实现的含义
 本章内容占考试试题的百分比
7%,其中选择题:9%,综合题:4%

第五章 用例分析
 考试目的
充分掌握用例分析过程,能够利用Rational Rose完成系统的分析模型:包括用例实现的交互图、VOPC类图
 考核目标
 了解用例分析的目的,以及其在生命周期的什么时期执行
 确定执行用例事件流的类:分析类
 将用例行为分配给那些类,确定这些类的职责
 开发用例实现,在所确定类的实例间构建协作模型
 考核知识点
(1)了解RUP中的用例分析活动
(2)掌握用例实现的表示方法:
寻找分析类:边界类、实体类、控制类
将用例行为分配给类:序列图(Sequence Diagram)、协作图(Collaboration Diagram)
(3)定义分析类:指责、属性、关联的定义
 本章内容占考试试题的百分比
14%,其中选择题:11%,综合题:16%

第六章 确定设计元素
 考试目的
了解相关的设计元素:设计类、包、子系统以及接口;并对这些元素的设计过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 考核目标
 了解确定设计元素的目的,以及其在生命周期的何处执行
 对分析类的交互进行分析,并确定设计模型元素:设计类、子系统、子系统接口
 考核知识点
(1)将分析类映射成设计元素:类、包和子系统
(2)定义子系统接口
(3)确定复用机会
(4)更新设计模型
 本章内容占考试试题的百分比
5%,其中选择题:5%,综合题:5%

第七章 确定设计机制
 考试目的
了解典型的设计模式,以及如何将分析机制映射为设计和实施机制,并理解“永久性分析机制的设计过程;
 考核目标
 了解确定设计机制活动的目的,以及其在生命周期的何处执行
 了解设计和实施机制是什么,以及它们是如何从分析机制映射来的
 掌握在案例研究中使用的一些核心机制
 考核知识点
(1)了解典型的设计模式
(2)了解对分析机制设计的步骤
(3)掌握典型的设计机制的设计过程
 本章内容占考试试题的百分比
4%,其中选择题:4%,综合题:4%

第八章 说明运行时构架
 考试目的
要求学生能够区分进程和线程的概念,在分析并行需求的基础上,确定进程模型,完成系统在开发构架上的进程视图(Process View)
 考核目标
 详细说明运行时构架活动的目的,以及其在生命周期的什么时期执行
 掌握如何模型化进程和线程
 掌握如何将类和子系统映射到过程和线程
 考核知识点
(1)了解并能够分析并行需求
(2)掌握进程和线程的概念
(3)掌握进程建模过程
 本章内容占考试试题的百分比
4%,其中选择题:5%,综合题:3%

第九章 说明分布
 考试目的
要求学生能够利用UML的部署图(Deployment Diagram)描述系统在开发架构上的部署视图(Deployment View),同时了解一些典型分布模式。
 考核目标
 了解说明分布活动的目的,以及其在生命周期的什么时期执行
 了解如何在物理节点间分布系统功能
 掌握模型化部署模型中的系统分布决策的方法
 了解“分布机制的设计方法
 考核知识点
(1)分布(Distribution):典型的分布模式
(2)描述分布的步骤:部署视图建模方法
 本章内容占考试试题的百分比
4%,其中选择题:5%,综合题:4%

第十章 用例设计
 考试目的
要求学生能够在用例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子系统、设计机制等设计元素进行用例设计。
 考核目标
 了解用例设计的目的,以及其在生命周期的什么时期执行
 了解用例实施中的一致性
 掌握如何使用设计元素来改进用例分析中的用例实现
 考核知识点
(1)RUP中的用例设计活动
(2)用例设计步骤:能够利用子系统简化序列图,并了解永久性相关行为的设计
 本章内容占考试试题的百分比
7%,其中选择题:5%,综合题:9%

第十一章 子系统设计
 考试目的
要求学生了解子系统的设计流程,掌握如何分配子系统职责,如何定义子系统的依赖关系等相关内容
 考核目标
 了解子系统设计的目的,以及其在生命周期的什么时期执行
 掌握如何根据其包含类的协作说明子系统接口中的指定行为
 掌握记录子系统的内部结构的方法
 掌握如何确定子系统外部元素上的依赖关系
 考核知识点
(1)RUP中的子系统设计活动
(2)子系统设计步骤:接口定义了子系统指责,并对子系统内部进行设计
 本章内容占考试试题的百分比
6%,其中选择题:4%,综合题:8%

第十二章 类设计
 考试目的
要求学生掌握类设计的详细流程,包括:定义类的操作、方法、状态、属性、关系等多方面的内容
 考核目标
 说明类设计的目的,以及其在生命周期的什么时期执行
 确定需要支持所选择构架机制的实施的附加类和关系
 确定和分析状态控制类的对象中的状态转换
 改进关系、操作和属性
 考核知识点
(1)类设计基础:对分析类的设计策略
(2)定义类:操作、方法、状态、属性,能够利用状态图描述类的状态信息
(3)定义类之间的关系:能够区分类之间的依赖、关联、聚合、组装(组合)关系;并充分掌握泛化关系的设计和应用
(4)类设计中的其它问题
 本章内容占考试试题的百分比
23%,其中选择题:14%,综合题:29%

第十三章 数据库设计
 考试目的
要求学生掌握关系模型与对象模型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如何将永久化类映射为关系数据库模型表的过程
 考核目标
 了解数据库设计的目的,以及其在生命周期的什么时期执行
 掌握永久类如何映射到数据模型
 了解如何将类行为分配到数据库
 考核知识点
(1)掌握将永久化设计类映射到数据模型上的过程:数据模型与对象模型的区别,如何将实体类以及类之间的关系映射到数据模型中
(2)了解数据库分配类行为
 本章内容占考试试题的百分比
4%,其中选择题:4%,综合题:4% Java, java, J2SE, j2se, J2EE, j2ee, J2ME, j2me, ejb, ejb3, JBOSS, jboss, spring, hibernate, jdo, struts, webwork, ajax, AJAX, mysql, MySQL, Oracle, Weblogic, Websphere, scjp, scjd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