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32)
测试用例是测试使用的文档化的细则,其规定如何对软件某项功能或功能组合进行测试。测试用例应包括下列(32)内容的详细信息。
① 测试目标和被测功能。
② 测试环境和其他条件。
③ 测试数据和测试步骤。
④ 测试记录和测试结果。
(32)A.① ③ B.① ② ③ C.① ③ ④ D.① ② ③ ④
试题(32)分析
本题考查测试用例的概念。
测试用例应包括:
测试目标和被测功能。
测试环境和其他条件。
测试数据和测试步骤。
参考答案
(32)B
试题(33)
软件内部/外部质量模型中,(33)不是可移植性包括的子特性。
(33)A.适应性 B.易改变性 C.共存性 D.易替换性
试题(33)分析
本题考查国标16260中可移植性包括的子特性。
可移植性包括的子特性如下。
适应性:软件产品无需采用手段就可能适应不同的指定环境的能力。
易安装性:软件产品在指定环境中被安装的能力。
共存性:软件在公共环境中分享资源与其他独立软件共存的能力。
易替换性:在环境、目的相同的情况下替代另一个指定软件的能力。
可移植性依从性:软件产品依从可移植性相关的标准或约定的能力。
参考答案
(33)B
试题(34)
评价规格说明中不包括(34) 。
(34)A.分析产品的描述 B.规定对产品及部件执行的测量
C.按照评价需求验证产生的规格说明 D.请求者说明评价覆盖范围
试题(34)分析
本题考查评价过程中如何编写评价规格说明。
编制评价规格说明的活动由下列3个子活动组成:
分析产品的描述。
规定对产品及部件执行的测量。
按照评价需求验证编制的规格说明。
参考答案
(34)D
试题(35)
在进行产品评价时,评价者需要对产品部件进行管理和登记,其完整的登记内容应包括(35)。
① 部件或文档的唯一标识符。
② 部件的名称或文档标题。
③ 文档的状态,包括物理状态或变异方面的状态。
④ 请求者提供的版本、配置和日期信息。
(35)A.① ③ B.① ② C.① ③ ④ D.① ② ③ ④
试题(35)分析
本题考查评价执行时,软件样品登记的内容。
软件样品登记的信息应至少包括:
部件或文档的唯一标识符。
部件的名称或文档标题。
文档的状态(包括物理状态或变异状态)。
请求者提供样品的版本、配置和日期信息。
接收的日期。
除非请求者有另外的许可,否则,评价者将保守全部产品部件和相关文档的秘密。
摘要:本文为2008年上半年软件评测师上午试题分析与解答。
标签:软件评测师 2008年上半年 上午试题 分析与解答
试题(36)
下面的描述中,不能体现前置测试模型要点的是(36) 。
(36)A.前置测试模型主张根据业务需求进行测试设计,认为需求分析阶段是进行测试计划和测试设计的最好时机
B.前置测试模型将开发和测试的生命周期整合在一起,标识了项目生命周期从开始到结束之间的关键行为,提出业务需求最好在设计和开发之前就被正确定义
C.前置测试将测试执行和开发结合在一起,并在开发阶段以编码-测试-编码-测试的方式来体现,强调对每一个交付的开发结果都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测试
D.前置测试模型提出验收测试应该独立于技术测试,以保证设计及程序编码能够符合最终用户的需求
试题(36)分析
本题考查前置测试模型的概念。
前置测试模型主张根据业务需求进行测试设计,认为设计阶段是进行测试计划和测试设计的最好时机。
参考答案
(36)A
试题(37)
在进行软件编码规范评测过程中需要围绕几个方面的内容展开,以下描述中不属于编码规范评测内容的有(37) 。
(37)A.源程序文档化检查,包括符号名的命名、程序的注释等规范性检查
B.数据说明检查,包括数据说明次序、语句中变量顺序检查
C.程序结构检查,程序应采用基本的控制结构、避免不必要的转移控制等
D.程序逻辑检查,阅读源代码,比较实际程序控制流与程序设计控制流的区别
试题(37)分析
本题考查编码规范评测的内容。
软件编码规范评测也是围绕以下4个方面展开:源程序文档化、数据说明的方法、语句结构和输入/输出方法。
参考答案
(37)D
试题(38)
(38)属于概要设计说明书的评测内容。
① 分析该软件的系统结构、子系统结构,确认该软件设计是否覆盖了所有已确定的软件需求,软件每一成分是否可追溯到某一项需求。
② 系统定义的目标是否与用户的要求一致。
③ 从软件维护的角度出发,确认该软件设计是否考虑了方便未来的维护。
④ 是否所有界面与更高级别文档中的需求一致。
(38)A.① ② ③ B.① ③ ④ C.② ③ ④ D.① ② ③ ④
试题(38)分析
本题考查概要设计说明书的评测内容。
概要设计说明书的评测内容如下。
可追溯性:分析该软件的系统结构、子系统结构,确认该软件设计是否覆盖了所有已确定的软件需求,软件每一成分是否可追溯到某一项需求。
接口:分析软件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确认该软件的内部接口与外部接口是否已经明确定义,模块是否满足高内聚和低耦合的要求,模块作用范围是否在其控制范围之内。
风险:确认该软件设计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和预算范围内是否能按时实现。
实用性:确认该软件设计对于需求的解决方案是否实用。
技术清晰度:确认该软件设计是否以一种易于翻译成代码的形式表达。
可维护性:从软件维护的角度出发,确认该软件设计是否考虑了方便未来的维护。
质量:确认该软件设计是否表现出良好的质量特征。
各种选择方案:看是否考虑过其他方案,比较各种选择方案的标准是什么。
限制:评估对该软件的限制是否现实,是否与需求一致。
其他具体问题:对于文档、可测试性、设计过程等进行评估。
参考答案
(38)B
试题(39)
关于确认测试,描述正确的是(39) 。
① 确认测试一般包括有效性测试与软件配置复查,采用黑盒测试为主,白盒测试为辅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
② 确认测试配置项复查时应当严格检查用户手册和操作手册中规定的使用步骤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③ 确认测试需要检测与证实软件是否满足软件需求说明书中规定的要求。
④ 确认测试是保证软件正确实现特定功能的一系列活动和过程,目的是保证软件生命周期中的每一个阶段的成果满足上一个阶段所设定的目标。
(39)A.① ② B.② ③ C.③ ④ D.② ④
试题(39)分析
本题考查确认测试的概念。
确认测试的任务是验证软件的功能和性能及其他特性是否与用户的要求一致。对软件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在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中明确规定。确认测试一般包括有效性测试和软件配置复查。
有效性测试。有效性测试是在模拟的环境下,运用黑盒测试的方法,验证所测软件是否满足需求规格说明书列出的需求。
软件配置复查。软件配置复查的目的是保证软件配置的所有成分都齐全,各 方面的质量都符合要求,具有维护阶段所必须的细节,而且已经编排好分类的目录。
参考答案
(39)B
试题(40)
关于软件测试的说法,(40)是不正确的。
(40)A.代码审查是代码检查的一种,是由程序员和测试员组成一个审查小组,通
过阅读、讨论和争议,对程序进行静态分析的过程
B.软件测试的对象不仅仅是程序,文档、数据和规程都是软件测试的对象
C.白盒测试是通过对程序内部结构的分析、检测来寻找问题的测试方法
D.单元测试是针对软件设计的最小单位--程序模块进行正确性检验的测试
工作,它通常需要开发辅助的桩模块作为主程序调用被测模块来完成测试
试题(40)分析
本题考查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
代码审查是代码检查的一种,是由程序员和测试员组成一个审查小组,通过阅读、讨论和争议,对程序进行静态分析的过程。
软件测试的对象不仅仅是程序,文档、数据和规程都是软件测试的对象。
白盒测试是通过对程序内部结构的分析、检测来寻找问题的测试方法。
单元测试又称模块测试,是针对软件设计的最小单位--程序模块,进行正确性检验的测试工作。其目的在于发现各模块内部可能存在的各种差错。单元测试需要从程序的内部结构出发设计测试用例。多个模块可以平行地独立进行单元测试。
摘要:本文为2008年上半年软件评测师上午试题分析与解答。
标签:软件评测师 2008年上半年 上午试题 分析与解答
试题(41)
关于集成测试的描述中,正确的是(41) 。
① 集成测试也叫做组装测试或联合测试,通常是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将所有模块按照概要设计说明书和详细设计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组装和测试的过程。
② 自顶向下的增殖方式是集成测试的一种组装方式,它能较早地验证主要的控制和判断点,对于输入输出模块、复杂算法模块中存在的错误能够较早地发现。
③ 自底向上的增殖方式需要建立桩模块,并行地对多个模块实施测试,并逐步形成程序实体,完成所有模块的组装和集成测试。
④ 在集成测试时,测试者应当确定关键模块,对这些关键模块及早进行测试,比如高层控制模块、有明确性能要求和定义的模块等。
(41)A.① ② B.② ③ C.① ④ D.② ④
试题(41)分析
本题考查集成测试的相关概念。
集成测试也叫做组装测试或联合测试。通常,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需要将所有模块按照概要设计说明书和详细设计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组装。
自顶向下的增值方式是将模块按系统程序结构,沿控制层次自顶向下进行组装。自顶向下的增值方式在测试过程中较早地验证了主要的控制和判断点。在一个功能划分合理的程序模块结构中,判断常常出现在较高的层次里,因而,能够较早地遇到这种问题。如果主要控制有问题,尽早发现它能够减少以后的返工,这是十分必要的。如果选用按深度方向组装的方式,可以首先实现和验证一个完整的软件功能,可先对逻辑输入的分支进行组装和测试,检查和克服潜藏的错误和缺陷,验证其功能的正确性,就为其后对主要加工分支的组装和测试提供了保证。
自底向上的增值方式是从程序模块结构的最底层模块开始组装和测试。自底向上增值方式的缺点是"程序一直未能作为一个实体存在,直到最后一个模块加上去后才形成一个实体"。就是说,在自底向上组装和测试的过程中,对主要的控制直到最后才接触到。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不需要桩模块,而建立驱动模块一般比建立桩模块容易,同时由于涉及到复杂算法和真正输入/输出的模块最先得到组装和测试,可以把最容易出问题的部分在早期解决。此外自底向上增值的方式可以实施多个模块的并行测试,提高测试效率。因此,通常是把以上两种方式结合起来进行组装和测试。
在进行集成测试时,测试者应当确定关键模块,对这些关键模块及早进行测试。关键模块至少应具有特征:满足某些软件需求、在程序的模块结构中位于较高的层次(高层控制模块)、较复杂和较易发生错误、有明确定义的性能要求。
参考答案
(41)C
试题(42)
缺陷探测率DDP是衡量一个公司测试工作效率的软件质量成本的指标。在某公司开发一个软件产品的过程中,开发人员自行发现并修正的缺陷数量为80个,测试人员A发现的缺陷数量为50个,测试人员B发现的缺陷数为50个,测试人员A和测试人员B发现的缺陷不重复,客户反馈缺陷数量为50个,则该公司针对本产品的缺陷探测率为(42)。
(42)A.56.5% B.78.3% C.43.5% D.34.8%
试题(42)分析
本题考查缺陷探测率DDP的概念。
缺陷探测率DDP是另一个衡量测试工作效率的软件质量成本的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为测试者发现的错误数;
为客户发现并反馈技术支持人员进行修复的错误数。
参考答案
(4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