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获取信息的角度来看,IPTV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和互联网的健康发展应该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很要害的一点是,监管部门要运用必要的行政手段,规范网上行为,堵塞不良信息传播和扩散的渠道,保证公众免受其害,尤其要采取措施,为广大网民尤其是青少年健康上网开启绿色通道。
-本报记者 高骥远
中国未成年人网络工程首站天津站于9月16日启动。这项由共青团中心等国家十六部委共同发起的中国未成年人网络工程,将有利促进未成年人成长的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面向未成年人的网络环境和网上导航平台,从而使全国亿万未成年人将从中获益。
当前,互联网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但网络上充斥的各种不良内容也同时危害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反观IPTV是可控的网络互动模式,其内容是已经审过的、正面的内容与先进文化,那IPTV会不会对青少年的成长和互联网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另外,IPTV离大规模商用到底有多远?对此,本报记者采访了赛迪顾问消费电子咨询事业部分析师曹卫云。
记者:您觉得IPTV这种网络互动模式和健康的内容会不会对青少年精神文明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曹卫云:IPTV能使人们通过互联网就能便捷的获取音视屏的内容,从某种意义来说,它更应该属于一种工具和技术,因此它具有两面性的特点。IPTV对于青少年健康成长也会起到两面性的作用,这种观点是成立的,要害是我们的内容监管要跟上。内容监管好了,当然会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同时也应该要看到,IPTV是三网融合的产物,是介于电信与广电两个行业之间的新生事物,既涉及到电信网络、互联网络和广电网络融合的监管,又涉及到电信业务、互联网业务和广电业务融合的监管,这就要求IPTV的监管体制必须具有三网融合监管的特征。
记者:在互联网“恶搞”成风的今天,您认为IPTV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和互联网的健康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曹卫云:IPTV是通过IP协议来获取电子内容的,它的增值业务内容可以有很多,比如电子商务、咨询、游戏等等业务都可以开展起来,但未来的发展趋势就不一定是这个样子。从获取信息的角度来看,IPTV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和互联网的健康发展应该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很要害的一点是,监管部门要运用必要的行政手段规范网上行为堵塞不良信息传播和扩散的渠道保证公众免受其害尤其要采取措施为广大网民尤其是为青少年健康上网开启绿色通道。
记者:就目前来看,IPTV推广过程中主要是把目标定位于高端城市居民,或者收入达到一定水平的高消费人群,IPTV应不应该被限定为高端服务?假如IPTV要实现大规模应用,是不是要进入普通家庭?您认为这个过程有多久?
曹卫云:对于IPTV的定位,目前业界存在着不同看法。有人认为IPTV就应该是高端的服务,他们觉得IPTV针对的是广大的宽带用户,这种人具有很好的电脑操作能力,有较好的接受新鲜事物的意识;但有的地方推广IPTV就是针对低端市场,他们认为IPTV是基于互联网的一种应用,而互联网是一个“超级的跳蚤市场”,这个市场能够带来的赢利很少,所以把IPTV作为高端的服务是不太现实的事。比较典型的就是河南的“党建系统”,这种模式就是在互联网访问量不是很大或者在用户需要的时候,再来传输音视频的内容。这是对互联网资源一种简单利用,成本低,收入也当然低。
另外,我个人认为IPTV离大规模推广还有一定的距离,究竟这里面有很多的问题都还没有解决,譬如技术、网络的承载能力、内容的合法性、企业的合作模式和分成、政府如何监管等等。目前有些地方想把IPTV推向普通家庭,但还只是一边探索一边发展。假如要进入普通家庭,必须要有很多的前提条件,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硬件问题,譬如承载的网络,然后就是用户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还有平常的消费习惯能不能适应IPTV,这些条件都会影响IPTV大规模的进入到普通家庭。
记者:现在村村通工程已经实现98%的覆盖率,在内容和信息都十分匮乏的农村,IPTV会不会有吸引力?
曹卫云:尽管在农村内容和信息都是十分的匮乏,但目前在农村推广IPTV还是比较的困难。一个客观条件的不答应,另外一个就是主观意识还是接受不了。需要明确的是,就目前来说,IPTV还只是一个新业务,这个特点决定了IPTV目前的重点推广市场暂时不会是农村,我们不排除一些信息化新农村对于IPTV业务的需求,当然这只是很少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