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技术学习

沈南鹏:凭嗅觉游走投资者和企业家之间

dn001
 在国际经济舞台上,沈南鹏上演了最华美的乐章――大步漫游“携程”,挥汗打造“如家”,在神州大地上栽培着万里之外移植的“红杉”基金。在纳斯达克的角斗场里,他一马当先,过关斩将,创下辉煌的战绩。他投身的携程、如家以惊人的速度印证中国企业的光荣与梦想。

  沈南鹏与其他企业家和创投人不同之处在于他同时拥有创业者与投资者的双重身份和经历,既是创业者学习的榜样,又是创业者的助推器。他创立红杉中国基金后,投资了30余家企业,仅2010年就帮助9家中国企业成功上市,取得不俗的业绩,被誉为中国的“投资教父”。

  凭嗅觉游走在投资者和企业家之间

  记者:您曾在花旗银行、雷曼兄弟这样世界顶级投资银行工作过,这段经历这对您以后的事业有什么帮助?

  沈南鹏:这8年的投行生活,我至今仍觉受益匪浅。我想把投行的工作形容为“压缩饼干”。也许你在一个公司做财务需要20年才能把公司整体了然于心,可是 做投行的话,也许只要三年就能把握和洞悉一个企业的命脉。更重要的是,投行是一个“高屋建瓴”的职业。从事投行的人,接触到的一般都是上市公司的CEO或董事长,他们对一个企业或行业的视野更有“领导人”的大气和洞察力。这样你学东西就比别人学的更快,学的更多,学的更好。另外在我投行工作的经验非常宝 贵,那里教会了我很多方法。比如,看一个企业是否能够长久发展,企业家和投资者的看法是不一样的,企业家可以从投资者那获得更多启迪。

  记者:您既是企业家又是投资家,您更喜欢哪个身份?当时在投资银行做得有声有色,为什么会忽然放弃这份工作,冒着风险去创办携程网呢?

  沈南鹏:早在1998年年底,我曾经投资了一家反黑客软件公司。当时的互联网还不太热,但是我在投行工作中接触的人、我在加州的很多同学,都不断向我灌输互联网的思想。看到美国互联网发展得那么火爆,我就决定投资互联网。

  后来我和建章、季崎三个人在上海一起吃饭,我们很自然地谈到了能否在互联网上做些文章。大家谈到了新浪、网易、搜狐,想着还有什么产业能和互联网结合出火花,建章首先提出了改造传统旅游产业的想法,就这样,携程网随后诞生了。

  至于风险当然有,你知道,这是有很大的机会成本的,不过中国经济正在高速发展,大家都不希望只是做一个旁观者,而是作为主导者参与。其实,当时除了要实 现个人理想,最重要的还是觉得创业的风险可以控制的。如果我还想回美国,要在投资银行中找到工作,随时还是可以回去的。

  携程做的东西门槛并不高,从刚开始就有很多人想复制这个模型,记得我们1999年创业的时候,类似企业有五到六家,经过一个互联网的寒冬,生存下来、找到一个合理的商 业模型的,也就携程和一两家追随者。由于携程的成功,还有很多企业想进入这个市场分一杯羹,我个人感觉,竞争越来越激烈,携程作为领先者的地位越来越牢固。

  玩转“纳斯达克”

  记者:2003年底,携程在美国上市,正是这一破冰之旅,引领了百度、分众等众多企业在纳斯达克成功登陆,也正是这次创业使您一战成名。您作为成功人士,能不能给创业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忠告?

  沈南鹏:我觉得创业就像做数学题一样,应当从最简单的入手。拿携程来说,我举个简单的例子:一是先从酒店订房开始,这是携程网的“初级版本”。相对订 票,订房是更为简单直接的切入点。只要顾客在网上拿到订房号,自己带着行李入住即可。所以第一年携程网集中全力打通酒店订房环节。这种帮人订房的简单工 作,或许是很多海归不屑去做的。但是不要忘了,你是在中国,要服务的是中国大众。还有,创业者要有能力去改变,可以不断去尝试,不断调整自己的想法。但反 过来,投资者对于项目的把握要有更大的确定性,要对商业模式有一些深层次的判断。

  记者:现在您已经辞去了在携程网总裁的职务。但除了携程之外,您创办的如家酒店连锁也在纳斯达克上市,当时您是怎样发现经济型酒店这种商业模式的?

  沈南鹏:有一年我去美国,经过达拉斯,从郊外开车到市内,也就30分钟车程,在道路两边闪过的低星级酒店有30来家。同时,我们希望能够利用携程的独特 优势,发展出一块新的业务来。我们看到在中国高档的酒店外资都已经进来了,连锁的酒店占了相当的规模。但低端的酒店里面,一方面很少有连锁的品牌,另外以 前那种连锁的招待所也好、酒店也好,产品和服务都比较差。

  换一个角度来讲,成功的商业模式还需要有一定的进入壁垒,而不是竞争对手一 介入就会把你原有的商业模式打破。于是我们选择了如家。如家所处的行业、管理的壁垒其实很高。尤其是随着企业的规模化发展,产品不断进行全国化复制,管理 的壁垒会越来越高。公司在50多个城市有运营,在同一个城市的不同区域要开设同样的店面,要求企业必须要通过统一的标准来实现管理上的高度一致。不管在任 何一个国家,这类企业发展到最后,都会只剩下几个品牌。

  做经济经济型酒店我相信我们是在一个行业的非常早期。我们是从经济型酒店起家,将来我们会往上往下做一些多品牌发展,都是可能的,我们会打造一个受消费者欢迎的酒店品牌。

  记者:如家选择了连锁经营的模式。在服务上肯定要存在标准化与差异化的矛盾,比如到西南,地域不一样,当地消费者所喜欢的东西可能略有差别,那个时候,如家的产品能否像在上海、杭州一样受欢迎?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沈南鹏:我们恰恰是在产品的复制上面有更高的关注度。如果产品能够被复制、被当地客户喜欢,我们可以开到两百到三百家如家快捷酒店。我们首先会保持产品的一致性,当然,不同地区有细微的差别,但房间设置、宽带上网、浴缸等不会变。就是在保持主题不变的情况下适应各个地区不同的需求,不同消费者的心理。不 是所有的连锁业都有优势。如家连锁经营后,和当地的酒店有本质的区别,比如,有一家同样规模的小酒店,对于一个北京来的客户,可能没有机会找到那家酒店, 因为从来没有听说过,但是如家不同,曾经住过上海如家、北京如家,自然就会选择杭州如家。在酒店行业,连锁行业在全国发展确实有非常正面的帮助。

  找到了能将人生价值最大化的职业

  记者:您作为一个创业者,找到了具有核心竞争力商业的商业模式并坚持下去,所以最终取得成功,携程、如家都是如此,短时间内您让两家公司在美国成功上市,是不是对操作公司上市上瘾了?

  沈南鹏:(笑)我个人的兴趣就在于,运用自己在携程等企业任职期间所积累起来的经验,去帮助更多的中国企业快速、健康地成长。这也促使我转到风险投资这 一行。我觉得只有作为投资者才能最广阔地发挥我的才智。于是我和和同为海归创投的张帆共同成立了红杉投资中国基金,开始了风投的生涯。此后,我感觉自己找 到了能将人生价值最大化的职业――投资者。

  记者:无论是作为创业团队的核心,还是投资银行家,您的资历都相当丰富。2005年9月,您与红杉资本合作创立红杉中国,您与红杉资本是一种怎样的合作模式?

  沈南鹏:红杉的投资风格,一般是让最了解当地情况的人来决策。在印度,红杉就是收购了当地一家经营多年业绩出众的风险投资基金,把名字改成红杉印度,然 后仍以同样的团队独立决策。同样,对于新成立的红杉中国基金来说,我和我的搭档是真正的投资决策人,而红杉资本在全球的团队,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出谋划策。 我们跟其他国家的投资团队有着非常密切的沟通,但经验不是可以通过个案总结出来的,而是要看一只基金怎么建立自己投资的风格,如何做尽职调查,如何做投资 决策。

  我们投资过酒店、地产、传媒、体育用品等等,如果从美国的投资思路来看,红杉中国目前的投资分布是不可想象的,但这就是红杉中 国作为“当地决策者”的意义。比如说,有些行业在美国属于传统行业,没必要投资,但在中国却刚刚开始,未来有很大的市场。这样的案子,当然需要由我们去发 现。

  在这四年中,我们得益于跟美国伙伴的合作,他们30多年的历史沉淀给了我们很多帮助。但路得一步步走,我们不可能将别人三十年走 过的路,在一年之内走完。投资也是一种文化,需要文化底蕴的积累,而我们正在摸索一条具有中国文化特色、成熟的、长期的投资之路,它的出现需要时间。我相 信,四五年之后,我们的投资肯定会更好,正如红杉资本所坚守的一句话,“下一个投资是最好的投资”。而从更短的时间来看,我认为明年的投资情况会比今年 好,这不是体现在某一个项目上,而是体现在我们的投资理念、投资经验与投资沉淀上。当然,这一短期目标的实现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需要我们对企业、对企业 家有更多的观察与更深的了解。

  记者:2010年11月,红杉中国创立已经五年了,创始及执行合伙人你对这五年工作满意吗?

  沈南鹏:在过去的五年里总体而言我是比较满意的,2010年是红杉中国成绩最好的一年,一年之内实现9个ipO。

  记者:作为职业投资人,IPO是不是衡量成功的惟一标志?

  沈南鹏:我不认为IPO一定是成功的标志,作为职业投资人,相比IPO数量,自己更在意的是我们给LP带来多少回报,被投企业是否成为优秀的行业龙头。

  创业者如何才能拿到风投资金?

  记者:红杉中国投资涉及的行业非常多,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企业,会受到红杉中国的关注?很多创业者都想知道怎样才能得到风险投资?

  沈南鹏:有人以为我们有一个投资选择公式,如果真的有一个完美的投资选择公式,那风险投资就实在太没意思了。换句话说公式没有,但从通常意义上来说,会有一些比较宏观的判别角度。

  首先,对企业家的关注总是第一位的。早期企业的CEO往往会对企业的未来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其次,就是市场。具有潜力的广阔市场,无疑会在行业内的 企业走向伟大的过程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再次,是商业模式。我举如家快捷酒店作说明:如家在传统的酒店业中增加干净、舒适、经济等价值观,把传统的建 造酒店改为连锁租赁。投资者有理由相信,新型的商业模式可以带领如家走向成功。一个新的商业模式,就是对原有模式的创新和否定。每个好的项目,竞争力的角 度都是不同的,没有先例可以照搬。为什么有些公司只有几倍的市盈率,而有些商业模式可以获得30多倍的市盈率,仍有人追捧?辨识各种商业模型的差异和潜 力,是风险投资的精髓所在。

  这三点其实是同样重要的,但如果一定要分伯仲,企业家的影响因素可能会更明显些,因为企业家是有可能改变 其他两点的。身为风险投资者,人人都希望能够发现另一个李彦宏、另一个江南春、另一个有可能创造伟大企业的CEO。然而大多数情况下的事实是,在一个公司 真正变得伟大之前,连CEO自己都很难占卜自己以及企业的未来。

  记者:尽管有这样的三个标准,但是实际情况下,还是不容易去判断。尤其是针对企业家个人,对一个人进行准确的判断似乎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沈南鹏:对,事实上,尽管已经奠定了这三个标准,但在实际操作中,有可能会因为其中某一方面格外出众,而忽视其他两方面。比如说,当看到一种非常特别的 商业模式时,就会忍不住想投。即便觉得它的CEO可能会有问题,但就想着实在不行以后换掉等等,就投了。结果,错误有可能就这样产生了。一个好的投资者能 够在各种杂乱的信息中,做出最接近现实的理性判断。总的来说,风险投资者要乐观、有激情,否则你怎么会面对一个人、一纸计划书就把钱投出去?但同时更要非 常谨慎,你决定投每个项目的那一刻,都要对这个项目非常非常满意,有丝毫的怀疑就不要去投资。

  记者:如家当初经营规模并不是很大,但是却能够敲开纳斯达克的大门,这其中有什么捷径可以走吗?

  沈南鹏:我总是跟企业家讲,别把上市这件事看得太重。当企业经过一定的时间,到达一定规模,上市就会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倘若衡量一个公司的成功一定要以 上市来论的话,这样的思维似乎太过狭窄了。尽管上市会为企业带来新纪元,但对于一些处于成长初期的企业来说,总是要多给它们一些时间。

  而我们在帮助企业上市的过程中,风险投资公司起到的最主要作用是尽快将其调整为一个公共企业来运作。实际上成为一家公共企业后要面对许多挑战。比如说, 行业出了问题,你想改变你的商业模式。如果是普通企业,想改就改了。但作为公共公司,就要考虑一旦改变该如何对投资者交代,因为投资者在选择你的时候就相 当于选择了一种相对固定的商业模式。

  红杉中国重点关注四大行业

  记者:为什么你负责的风投项目会跨这么多领域?有陌生的吗?如何掌控?

  沈南鹏:我们涉及的领域,主要包括互联网和无线、消费产品和服务、健康产业和新能源领域。今年上市的三家公司分别是这四个领域中的三个。我们并不会涉及所有的行业,只会挑我们有专长、有相当的经验、能够做好的行业。

  记者:你觉得自己在事业和生活上现在成熟了吗?

  沈南鹏:我四十多岁,经历两次创业,还算成熟吧。红杉对我来讲,是第三次创业,有很多东西是在学习当中,基金还年青, 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

  记者:觉得自己老了吗?

  沈南鹏:现在好像还是有比较年轻的心态,我比较喜欢看到新东西,新的一些商业模型,看到年轻人创业的好点子还是非常开心。等到哪天,如果没有一个早期企业能够通过我的标准时,那可能年纪真的是大了。

  记者:你的判断力是如何形成的?又如何保持准确?

  沈南鹏:我们这个工作让人感觉非常有意思的原因,就是可以不断学习,不断的去对各种行业进行更深的了解,在投资的实践中学习,可以一年比一年做得更好,因为经验和教训越来越丰富,只要你愿意去反思,不断去提升。

  记者:红杉资本2011年及今后的主要投资方向是什么?

  沈南鹏:将主要有关注四个行业,一是科技传媒,包括互联网,第二就是消费产品和服务,第三是健康行业,还有就是新能源和清洁技术,其实过去几年来最关注 的也基本上是在这四各行业,刚才几位讲的已经很多了,因为行业毕竟还比较短,才十年,而且很多行业都在摸索,前面的十年这个行业最主要的出口问题,一半的 时间几乎是封闭的,所以其实未来十年肯定会更好,这个行业从人才的储备,从退出机制来讲确确实实应该是特别好的十年,另外我感觉未来的十年最大的挑战就是 竞争,参与者越来越多,前面的十年很多老面孔还在,我看到很多合伙人变成了资深合伙人,过去几年又有很多新兵加入,整个投资的人才团队在扩张,钱在中国, 在海外都不少,投资中国一定是让人非常有兴趣的一件事,在这种情况下行业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其实最大的思考我想前面两位也讲了,基金怎么定好自己的位, 能够在竞争当中有差异化,制造业或者别的行业讲蓝海和红海,这个行业千万不要出现红海,希望在行业当中的参与者还是在差异化当中找到自己的地位,能够有钱 赚。

  做“创业者背后的创业者”

  记者:选择投资对象似乎同选择创业的对象差不多。看来在进入风险投资行业之前的投资和创业经历,自然而然地为您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

  沈南鹏:假如没有之前那两段经历,我可能也不会有今天。既懂得资本市场的运作,又知道创业中有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这两者结合起来,会对企业有很好的帮 助。但是早期从事的投资银行工作其实与风险投资完全是两个概念。投资银行关注的仅仅是企业上市的那一部分内容,但风险投资会给企业更多的、全方位的帮助, 这甚至与创业者的角色有些相似。比如现在很多企业早期还不具备一个完整的团队,甚至连它的CEO也不清楚企业需要招聘一个怎样CFO,所以我会帮他们做招 聘面试,以我的经验来推荐给他们一些人选。这对企业其实是非常实在的帮助。我们是“创业者背后的创业者”。

  记者:既然您是“创业者背后的创业者”,那么在投资这一行怎样才算是“创业”成功呢?

  沈南鹏:不能以单一的项目来判断投资的成败。经常发生的事情是,某一个行业在某一阶段特别热,它的热就会掩盖其间的许多问题。企业可能挣到了钱,资金也 成功退出了,但几年之后就销声匿迹,不会成为伟大的企业。如果10年20年以后,中国私营企业里面,有那么一些或者一定比例的公司是由红杉投资并帮助其成 长,我想就是我们成功的标志。我们也相信会达到这样的目标。美国红杉资本之所以能够赢得大家的尊重,因为它投资并发掘了一批高成长型、能长期发展的优秀企 业,包括Google、雅虎、甲骨文、思科和苹果等。美国红杉投资的企业现在市值已经高出上市时的400亿美元。其投资而上市的公司总市值超过纳斯达克市 场总价值的10%。

  我们虽然不是企业的创始人,但是能够在很早的时候进入企业,帮助企业一起成长,在国际舞台上一争天下,这是非常让人激动的事情。在中国投资应该带着打造百年老店的心态。原来创业有这种梦想,现在做投资还是会有这种梦想。

  记者:您怎么看中国的企业?创业者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沈南鹏:中国企业在学习海外成功的模式,但并不拘泥于别人的商业模式。中国企业的创新精神一直是不缺的, 尽管我们还在摸索和借鉴, 但管理能力在不断提升。

  当下的中国能提供的最大机会是梦想成真。这是一个可以梦想成真的年代,当然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你会碰到挫折,可能遭遇失败。但是如果你有一个好的创业想 法,你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它,这在20年前是不太可能,但是今天中国社会上每个人几乎都有平等参与的机会。我们这代人其实是非常幸运的一代人,许 多时候都是时代在推着人往前走。有时候,下意识做的一个决定,就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记者:您是个“大财主”,作为离财富最近的人,您对财富有什么观点和看法?

  沈南鹏:我相信即便是拥有财富之后,消费习惯本身也不会有太多的改变;所以财富最终的用处,是变成一种工具,用来创造新的财富。

  【沈南鹏简介】

  1969年1月出生,毕业于上海交大、耶鲁大学,现任携程网创始人、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始人及执行合伙人、如家酒店集团联合创始人及联席董事长,中国私募股权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香港青联委员和全球年青总裁协会委员。曾荣获“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福布斯杂志“最佳风险投资家”、“中国民营经济十大人物”。(海归创业赢天下 余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