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技术学习

商业智慧是噱头还是利器?

dn001

编辑导读:原文发表于ZDnet台湾,作者顾武雄,现任高杰信公司首席技术顾问、Microsoft MVP、Technet、TechEd特约资深讲师,专精于企业资讯安全部署规划以及Windows Server System、Office Server System整合应用技术。

就我的辅导经验来看,商业智慧(BI)系统极可能是投资报酬率最高的e化系统,当然,前提是企业选的是对的产品、且以对的方式导入。之所以有此结论,与企业在应用系统与档案伺服器等设备中存放了成千上万笔数据资料有关。

由于企业资料多分散在各个地方、没有一个单一入口网管理这些资料,因此,使用者多半只能透过手动方式,在各个资料存取区找寻、比对与分析所需数据,该做法除浪费使用者的工作时间外,也不能保证使用者自行整理、统计的资料确实无误,而且也没办法做太复杂的资料分析。

就我的经验来看,企业可以透过以下两种模式解决数据资料过于分散的问题:商业智慧工具与企业入口网(EIP)。前者是以萃取可协助使用者下达各项决策的分析资料为主,如各类统计图表、顾客行为分析等,至于后者则是以协助使用者整合、搜寻与追踪文件等数据资料为核心。

图说:商业智慧系统的叁大核心

商业智慧贵在可提供客製化分析数据

商业智慧工具之所以会受到市场欢迎,与其可依照每个使用者需求匯整出相对应的分析资料有关。

商业智慧工具之所以可以做到客製化的资料分析,在于其用来匯整、分析各式数据资料的后端工具可以不同构面解析出符合使用者需求的资讯,如资料仓储(DW)系统与报表工具/线上即时分析/资料採矿等多维度分析工具等;此外,前端报表工具多半可无碍连结、分析散落在企业资源规划(ERP)、顾客关係管理(CRM)与供应链管理(SCM)等系统的数据资料。

在上述工作中,是以汇整数据资料等工作最为艰辛以及耗费成本,但因该工作是左右商业智慧应用成败的关键,因此,再困难也得好好执行;关于这点,我的建议是,内部先自行开会讨论清楚所要的分析数据为何,再找厂商进来一起规划执行细节。

商业智慧系统的常见应用情境

虽然商业智慧工具的强项是依照企业(使用者)需求提供相对应数据资料,但这可不代表企业会天马行空的随意使用商业智慧工具,以下八种应用,是较常见的企业应用情境:

第一,掌握消费行为:以商业智慧萃取与分析顾客关係管理系统资料库,追踪顾客的购买行为、预测顾客需求,甚至是增加顾客的贡献度等。

第二,掌握市场趋势:透过整合、分析散落在各地且与市场相关的数据资料,协助经理人掌握变动快速的市场情势,进而做出适当的反应与决策。

第叁,减少库存投资:透过整合商业智慧工具与供应链管理系统,分析、比对何为最佳物料,以及物料供应商名次;有了这个名单,企业除可降低总库存量、还可以更具经济效益的方式产製产品,以及提供具市场竞争力的商品价格。

第四,提升产品品质:藉由分析相关产品专案资料,让研发人员了解产品有哪些可改良之处,让每一次上市的产品都能够更接近消费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