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技术学习

Web 2.0面临的七大问题

dn001

一、什么是Web 2.0

奥莱理2005年发表的那篇著名的《什么是Web 2.0》的文章里,并没有给Web 2.0提出一个明确的概念,只是在文末总结了几条Web 2.0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表现:服务,而不是打包的软件,具有高成本效益的可伸缩性;控制独特的、难以再造的数据源,并且用户越多内容越丰富;把用户作为共同开发者来信任;利用集体智慧;通过客户的自我服务来发挥长尾的力量;软件超越单一设备;轻量型用户界面、开发模式和商业模式。

奥莱理称,任何一家要宣称是“Web 2.0的公司,就要将公司特性同上述列表进行测试,越符合就越名副其实。而实际上,每个人对Web 2.0的定义都不同,有人认为这是一场基于技术层面上的互联网进化,有人则认为这不过是一个为了方便市场营销而造出来的花哨词语。甚至Google创始人Larry Page、互联网之父Vinton Cerf这些IT大腕们也无法对Web 2.0给出一个标准答案。

二、版权的困扰

Web 2.0一个最显著特征就是强调用户贡献内容。但是,随之而来的版权问题将会成为众多网站的“心病。最典型的案例当属被Google花16.5亿美元收购的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在被收购后不久,就惹上一身侵犯版权的官司。

如果用户在你的网站上发布个人信息,你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你是否有义务保护用户的信息安全?如果政府来索要这些信息你该怎么办?网站能否使用用户信息来做广告,或者与其他会员分享信息?最重要的是,你应该如何从最底层的网站系统设计来保证保护用户隐私?

在博览会上,来自电子边界基金(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的律师Fred von Lohmann谈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对于大多数拥有用户自制内容的Web 2.0公司以及网站托管公司而言,容易触犯法规的问题在于,你距离吃水线有多远?搜索引擎公司已经受到了很好的保护,但是在托管服务领域新公司能受到多大的保护还不清楚,因为目前几乎还没有任何现成的案例。

Lohmann还表示,公司如果想安全的呆在“岛上,最好遵循以下三个步骤:在美国的版权办公室登记注册一个版权代理人;在网站的服务条款里通告用户;要标明条款如有侵权则将终止服务并撤销内容。但是,如果有人从Flickr上下载使用别人的照片,算不算侵权?如何界定“非商业用处等问题都没有明确定义,因此会存在大量的灰色地带。

三、商业模式难题

面对如过江之鲫般纷纷涌现的大大小小Web 2.0网站,人们普遍存在的质问是:让我看看你怎么赚钱?

很多创业公司依靠网络广告作为赢利方式,Google的AdSense和其他一些第三方广告网络渠道让它们可以在花钱很少的情况下维持生存。但是要想达到1亿美元的广告收入,网站排名就必须进入全球前10。

如何建立一个可以赢利的网站?如何将人们的线上行为与线下行为相结合?如何利用社区的力量获得商业回报?在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合伙人Jeremy Liew主持的“Web 2.0:让我看看钱在哪里的分论坛上,他通过多年的观察,总结了一些经验:创办一家消费型互联网公司越来越容易,不需要用太多现金来维持收支平衡。但对于一家想创造长期价值的公司而言,靠被Google收购的计划显然行不通。要想上市,公司需要制定长期的路线图,需要达到一定的规模;在公司成长时,收入有时会落后于成本;公司有时会需要风险投资来弥补中间的缺口。

对于许多Web 2.0公司来说,如何建立能够赢利的商业模式,是最现实也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四、VC 2.0

很多人总会把眼下的这股Web 2.0与2000年那场互联网泡沫相提并论,但仔细分析,二者还是存在明显差异。

从商业的角度来看,新一轮的互联网公司仿佛是一个个轻量级的“小巨人:只要有好的创意,可以用很少的资金启动,而且有天使投资和创业者自掏腰包等不同融资方式。在退出策略上,风投可以通过公司合并或者被雅虎、Google等大公司收购而轻易退出。这与以前的互联网公司多以上市作为最后退出策略的方式有所不同。

天使投资在Web 2.0上重新焕发了活力。在一场由Techcrunch创办人Michael Arrington主持的“VC 2.0的小组讨论上,来自SoftTech公司的Jeff Clavier表示,对于投资者和创业者而言,失败的成本降低,从而激励了更多的人来冒险。在没有获得大笔的投资之前,创业者可以拿第一轮的种子资金来验证最初的假设。Redpoint Ventures的Chris Moore则感受到了风投行业的竞争加剧,对于他们而言,投资必须要快而谨慎,但谁也无法预料最终的结局会是什么。

总体来看,投资者们似乎还是颇为乐观,毕竟把网站以一个好价钱卖给大公司对他们而言也还算是获益颇多。

但市场上有两个发展趋势不容忽视:首先,技术人员的成本加大。随着互联网公司的逐渐增多,要想雇佣好的技术人才,必须要投入更多资金,因此原本25万美元就可以尝试的项目,也许需要一倍多的价钱才可以。此外,由于大公司愿意以高价购买创业型公司,所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加入,风投的竞争加剧后,可能会有相当数量不怎么好的创意也会得到资金,从而占去了一部分本该投给更好项目的资金。

现在存在的困惑是:后期的投资者在交易完成后,究竟是否还应该与创业团队保持联系,继续发挥创业者作用?投资过多,讨论退出策略过多,是否会导致同类网站出现过多而重新出现互联网泡沫?

五、创业者应该持续发展还是择机出售

由于Web 2.0网站的创建成本低,成立公司很容易,很多创业者总要面临是追求基业长青还是出售公司给大企业的问题。

在约翰·巴特尔主持的“发展还是出售的小组讨论上,三位成为媒体关注焦点的创业者—Six Apart的Mena Trott、Digg的Jay Adelson以及刚刚被Google收购的Jotspot的Joe Kraus,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Joe Kraus表示:“创业者需要在成功和控制之间选择,这点决定了你会向哪里发展,你是为了长远目标成立公司还是仅仅为了向其他的公司出卖产品?融资是另外一回事。

Mena Trott谈了自己的感受:“控制是我愿意放弃的,因为我知道如果没有外来帮助的话,公司很难发展到我想象中的地步。这些年我们一直觉得自己能控制局面,尽管我们放弃了很多诸如头衔之类的东西。

2006年某期《商业周刊》把Digg作为封面报道,结果吸引了一大批媒体公司,纷纷表示要高价购买。Jay Adelson表示,当时自己和公司确实被这些报道和报价所吸引而有所分心。“结果是浪费了不少时间。你还不得不去把每个人叫回到现实中,除非你觉得收购你的公司能比你做的更好,否则我们还是选择自己去做。

Web 2.0浪潮里,最让人难忘的一幕莫过于创业公司先是如过江之鲫般纷纷涌现,而过一段时间之后,就纷纷传出关闭或者团队解散的消息。也正因此,还有人认为,如果只是为了出售,创业者未必需要开公司,开发一个好产品并不需要成立公司。

六、Web 2.0对于企业意味着什么

对于微软、思科、Google等这些大公司而言,Web 2.0可能更多的给他们提供新型的产品和服务。相比规模不大的初创公司,这些大公司既有品牌形象,又有开发实力,很容易抢占产品市场。但另一方面,如何在企业的实际运营当中运用Web 2.0来提高效率,却又另当别论。

麦肯锡2007年3月份的一份报告—《公司如何使用Web 2.0》显示,虽然很多公司都在讨论拥抱Web 2.0,使用博客、维基、播客等技术,但实际上,他们对此的投资速度却很慢,很多公司资源并没有投入到社交网络等新技术的应用上。

麦肯锡布鲁塞尔分部负责人、报告撰写人Jacques Bughin非常吃惊会有这样的结果。在访问了一些被调研者之后,他总结了两个原因:第一,很多公司对使用博客、维基等仍然心存担忧,他们最担心如何管理信息及其分发;第二,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公司不同阶层的划分正是依靠员工拥有知识的不同而定。如果员工把自己最宝贵的信息在维基上公布,那么他在组织内的地位就会受到威胁,拥有大量知识的员工当然不情愿共享信息。

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想在公司内部推行协同式办公技术的公司,就得需要好好思考一下相应的员工奖励机制了。此外,Web 2.0是否适合企业环境?特别是对于那些拥有上万名员工的财富500强企业,Web 2.0应用的速度、安全性、稳定性是否足够?Web 2.0的商业价值在哪里?这些问题都成为会议讨论的焦点。

七、用户参与度有多高

Hitwise公司全球研究总经理Bill Tancer在小组讨论上展示了一份调查报告,该报告显示,Web 2.0网站的网民参与程度并不高。以YouTube为例,用户中只有0.16%的人真正上传过视频,大部分的用户都是默默的观看者,从不贡献内容。如果大多数网民只是像电视迷一样坐在那里看视频的话,YouTube也许只是又一个新崛起的电视网络?

网站可用性专家Jakob Nielsen在2006年提出了一条网络社区90-9-1法则,即:90%的用户仅仅访问网站但从不贡献内容,9%的人偶尔会参与,只有1%的人才生产了绝大部分内容。但似乎有相当数量的Web 2.0公司连1%的比例都达不到,比如Flickr上只有0.2%的人才上传图片,维基百科略好一些,也只是达到了4.2%。

对于依靠用户产生内容和价值的Web 2.0公司而言,商业模式吹嘘得天花乱坠,用户却根本不来浏览或者即便来了也不贡献内容,这的确是个令人头疼的大问题。

这些困惑不仅仅是引起人们争议的地方,也是每个自诩为Web 2.0公司的创业者们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如果这些困惑能够得到解答,也许Web 2.0还能迎来一个明亮的未来。